从“郭美美事件”看微博缺失的信息导向能力

郭美美事件”大概成为近段时间以来,微博最热议事件之一了,它引发的一连串重大社会问题,成为人们对此次事件的反思。正是在这样的一股旋风下,微博平台所负载的舆论信息导向价值也多方位的展现出来。

从这件网络事件牵扯出的中国红十字会的大曝光,再到社会对中国慈善机构的审视,广大的网民都亲自参与了这次事件的推波助澜。但信息极度泛滥下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对信息的鉴别力度下降,网民在声讨中渴求事情真相,同时无数的信息漫溢让公众只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怎么也触不到事件真相了。

微博作为此次事件的传播平台,最关键缺失的正确积极的舆论导向价值。对于一起热门事件,不论是网民,还是事件本身,都急需要一个最终的公信力判断,需要权威的机构对事件的深度挖掘。因为网民自身是不可能对事件进行集中专业的探索的,力量和动机上都达不成。拿这件事件来说,郭美美自身是得不到这么多关注的,关键是人们开始审视中国的慈善机构。

受到这件事的影响,多数慈善机构都出现了红十字会受捐赠大大或直接为零的状况。而网络调查80%的网民表示不再捐赠的结果也体现出了这件事对公众所造成的影响。事后“中国红十字会和这件事件没有任何关系”的声音并不足够强烈,因为舆论是散乱一盘沙的,没有任何的导向作用。作为慈善事业,公众的公信力原本就比较脆弱,这说明广大民众的信任建设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相关机构更多的努力。

郭美美的假身份居然在新浪加“V”入驻成功,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而在大量信息传输过程中,微博平台可以及时发挥出辟谣功能,告诉公众可信和不可信的东西,帮助公众鉴别信息。另一方面 ,从长远的媒介发展看微博需要和相关的平台合作对新闻进行深度挖掘,立证立言,最好不是官化的,但绝对是深度的专业的。

 

|2|1